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道坚唐 735 — 807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丹阳王氏。
初于牛头山慧忠禅师处。
有寤省。
大历元年隐居池州南泉山
后游襄汉。
客寄慈恩寺
元和初
相国燕公镇汉南
延致问道。
为大造伽蓝于凤林关外。
以接来学。
其施予供养繁厚。
法才二年而卒。
春秋七十三。
襄州慈恩寺释道坚
姓王氏
丹阳人也。
初发心于牛头山慧忠禅祖。
大历元年栖隐池州南泉山。
后诣襄汉泊慈恩寺
元和初载相国燕公镇于汉南
深相钦重。
问道周勤。
施供繁沓。
遂于凤林关外造寺请居。
二年示灭。
春秋七十三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本瑞明 ? — 15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8 【介绍】: 僧,南昌人
俗姓江字天奇号茕绝
金陵高峰祖。
普说 汝等诸人既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何得依稀过日。
浪荡度时。
三个攒攒。
四个簇簇。
只图热闹。
那有直前做去底人。
纵有悔懊。
又不肯行。
更道今年这里不好。
等待明年别寻去处。
及到明年。
依旧如此。
似此之流。
尽空尽界。
谁肯发丈夫之志。
立决定之心。
直至老死。
永无那移。
又有无知之辈。
才然行持。
便去访问诸尊宿悟门。
面前听得。
随后便讲谁深谁浅。
谁悟谁学。
一向诽谤他人德行。
不知转增自己贡高。
苦哉苦哉。
有何利益。
今此大众。
莫学斯等之流。
除去心中谄曲。
截断人我贪瞋。
直教一念不生。
万缘顿息。
然后向此乾乾净净处提个话头。
万法归一。
一归何处。
一归何处。
毕竟一归何处。
或前后考究。
或上下通参。
或单追何处。
举定。
不令浮沈。
字字明白。
句句皆参。
其目如睹。
其耳如听。
审定详参。
念念相续。
心心无间。
绵绵不绝。
密密常然。
若有一句不参。
只这一句便是妄念。
惟其不参。
所以为妄。
亦名狂念
今时学者一味去念。
齐声啰喊。
只图其熟。
故不肯参。
若然不参。
直饶念到弥勒下生。
也只讨得一场口滑。
又不识羞。
更道我不提自提。
不举自举。
如何不得开悟。
大众。
决不是教你念话头。
决不是教你炼昏沈。
纵然不睡。
又中何用。
也只是个精魂。
这段生涯。
决不是这个道理。
你莫错用其心。
吾今告汝。
莫生疑谤。
我终不以狂言诈语图名爱利误赚诸人。
不是教你不念话头。
不是教你不炼昏沈。
你若不参话头。
炼到尽未来际。
又且如何。
终是蒸砂作饭。
纵经尘劫。
只名热砂。
决不成就。
欲求开悟。
须是大起参情。
参究一归何处。
念中起参。
参中起念。
一挨一拶。
一拶一挨。
无缝无罅。
无空无缺。
因其参情绵密。
日用之中。
自然行不知行。
住不知住。
坐不知坐。
卧不知卧。
东西不辨。
南北不分。
不知有六根六尘。
大忘人世。
昼夜一如。
若不参情结秀。
凭何得个废寝忘餐。
至此境界。
傥到这地面。
不可便为工夫。
猛著精彩。
更加一拶。
直得虚空粉碎。
万象平沈。
又如云消日出。
世间出世间独露无私。
信手拈来无有不是。
千圣万贤笼罩不住。
复看生死涅槃果如昨梦。
到这里方信从前说话苦口相穷元来的实不虚。
大众。
但办肯心。
必不相赚。
又 大道普乎天下。
无一人而不具。
盖因迷不自觉。
所以沈埋。
纵顾其念。
念不著实。
亦不返顾。
汪汪洋洋。
终日竟夜。
虽不放逸。
亦不成就。
更不知过在于何。
皆为不参。
只去狂念
傥有参者。
又不实参。
有时而紧。
有时而慢。
髣髴依稀。
空延岁月。
如此行持。
宁能得悟。
汝等诸人。
从今以往。
更莫蹉跎。
发个决定信心。
昼三夜三。
永无恣纵。
直尽今生。
以悟为则。
举定本参。
看他是个什么境界。
是个什么道理。
务要讨个分晓。
以句挨句。
以意拶意。
意句相连。
参情自然绵密。
左之右之无间无断。
若依山僧之语。
世情自然生疏。
道念自然浓厚。
日久岁深。
自然废寝忘餐。
不炼昏沈。
昏沈自退。
不除散乱。
散乱自绝。
行住坐卧。
自然不知有身。
自然不知有世间境界。
何故。
纯一无杂。
心念不二。
放之不去。
收之不来。
无彼无此。
无是无非。
物我混然。
昼夜一如。
忽然会得。
如梦而醒。
复看从前。
皆是虚幻。
了知当体本来现成。
万象森罗。
全机独露。
天上人间
悉无别法。
荡荡然无拘无束。
坦坦地自由自在。
于这大明国里也不枉为人。
向此法门也不枉为僧。
然后却来随缘度日。
岂不畅哉。
古云。
随缘消旧业。
更莫造新殃。
开示 都是年尊老宿。
何以返近于吾。
吾将何法开示于汝。
擎拳云。
会么。
众曰不会。
示曰。
诸佛诸祖皆无言说。
言说转远。
故我直示。
汝又不识。
只这不会底是诸法王
是诸佛母
三世十方一切圣凡尽从这不会底生出。
所以唤作摩耶夫人。
如来号正遍知海。
汝等返为无明。
复擎拳云。
会么。
众曰不会。
追曰。
是谁不会。
今言不会。
必有一个不会底。
若识得这个不会底。
便见世尊拈花。
俱胝竖指。
秘摩擎权。
灵云竖拂。
德山棒。
临济喝。
一一尽通。
更无隔越。
故云参须实参。
悟须实悟。
示众 大众。
切莫分别。
若不分别。
更无异路。
南北纵横。
东西自在。
只为分别。
所以不如。
各生异见。
妄立阶级。
故有三贤十地等妙二觉。
成分段修。
而分段證。
所以有诤说生死。
于一性中分为五性。
于一乘中分为三乘。
不知圣凡假立。
误认成实。
良由取舍。
有此不如。
于妄功用便显差别。
似此等流。
入海算沙。
何时休歇。
尽是背父逃逝。
纵得回心。
不免从邑至邑。
从国至国。
佣赁展转。
次第而进。
庠序而升。
历尽阶级。
又未尽善。
傥到本国。
不识本国。
偶遇本父。
不识本父。
唤作当面蹉过。
当机不识。
将谓别有。
不肯承认。
屈作方便。
始能附近。
不免脱珍御之服。
著弊垢之衣。
与他同途。
方使心安。
日久月深。
故令出内。
以内遍外。
名之曰出。
以外归内。
名之曰内。
内外无疑。
方堪付业。
吾观此辈。
不识常住妙心。
妄生功用。
沈沦多劫。
不悟玄源。
纵经尘劫。
只名造作。
于理转丧。
有何益哉。
若肯直下承当。
临济受三顿痛棒。
便解肋下还拳。
俱胝见竖一指。
当时冰消瓦解。
阿难能记三藏。
又滞补特伽罗。
外道才见默然。
便道我迷云。
师良久云。
方衲子
不如西方外道。
复嘘一声。
示无畏居士 学道之法。
诚无善巧。
只要辨其肯心。
更无别说。
举起话头。
字字著力。
莫管纯孰不纯孰。
只故参将去。
参来参去。
参得疑情顿发。
直教应用无亏。
周旋无隔。
尽古尽今。
尽空尽界。
无断无续。
通然只是一个参情。
收之不来。
放之不去。
行住坐卧悉无有别。
忽然爆地一声。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沈。
独露一个本来面目。
偶尔回途。
顿同大千沙界。
到此之地。
正好诸方决择。
更书一偈以为资助。
偈曰。
昼夜身心莫放閒。
务教参透这重关。
忽然扑落乾坤境。
露出真常佛祖颜。
明月掌中随应用。
清风袖里绝追攀。
那时宝剑当堂坐。
方见山僧句外玄。
拈古 四祖问三祖云。
愿和尚慈悲。
乞求解脱法门。
祖曰谁缚汝。
四祖云。
无人缚。
祖曰何更求解脱法门。
四祖大悟
拈曰。
只知请问解脱。
不知刺头入胶盆。
当时不遇作家。
焉得以楔出楔。
忽然梦醒。
方见无端。
劈面云。
猫。
僧参马祖
地上画四画。
上一长。
下三短。
云不得道一长三短。
离此四字外请和尚答。
师画一画曰。
不得长短。
答汝了也。
忠国师别云。
何不问老僧
拈曰。
这僧却是梦里渡河。
不知浑身泥水。
马祖就树采花。
未觉还飞他圃。
山僧忠国师道何不问老僧
当时只对他自屎不觉臭。
大众。
三人且止。
即今不道长。
不道短。
又作么生会。
惟政禅师南泉
诸方善知识。
还有不说似人底法也无。
泉云有。
曰。
作么生是不说似人底法。
泉云。
不是心。
不是佛。
不是物。
曰。
恁么则说似人也。
泉云。
某只恁么。
和尚又作么生。
曰。
我又不是大善知识
争知有说不说底法。
泉云。
某不会。
请和尚说。
曰。
我太煞与汝说了也。
拈曰。
天下衲子
负钵挑囊。
入一丛林。
出一保社。
还知有不说底法么。
若知得。
何必去江南海北。
鼓扇是非。
你看这两个老汉。
拈头失尾。
拈尾失头。
若惹诸方笑怪。
既有不说底法。
且道还许宾主问答否。
点检得出。
进退无门。
更誇精细。
转见不堪。
大众。
到此如何即是。
归。
珍重。
讲僧马祖
曰。
莫是狮子儿否。
僧云。
不敢。
嘘两声。
僧云。
此是法。
曰。
此是什么法。
僧云。
狮子出窟法。
乃默然。
僧云。
此亦是法。
曰。
是什么法。
僧云。
狮子在窟法。
曰。
不出不入。
是什么法。
僧无对。
百丈云。
见么。
拈曰。
在窟出窟。
空担狮子之名。
嘘嘘默然。
枉费两头奔竞。
若是山僧
马祖莫是狮子儿否。
便道这畜生。
非但把住百丈
亦使马祖有口无言。
何故。
杀斩不由献帝
存留尽在曹公。
归宗智常禅师问新到僧什么处来。
僧云凤翔来。
曰。
还将得那个来否。
僧云将来。
曰。
什么处。
僧以手从顶擎棒呈之。
师作接势。
抛向背后。
僧无对。
曰。
这野狐精。
拈曰。
平常无生之句。
与世间语言杳无踪迹。
这僧却也善辨。
争奈只是个知解之徒。
师言不是压良为贱。
本乃据款结案。
若是个汉。
个贺喜。
何事而不了毕。
邓隐峰推车。
马祖路上展脚坐。
云。
收足。
祖曰。
已展不收。
云。
已进不退。
推车碾足便行。
祖归法堂上。
执斧曰。
适来碾损老僧足者出来。
引颈近前。
祖乃置斧。
拈曰。
师胜资强。
人间少有。
切不可流俗见解。
虽然。
盖世禅和。
能有几个作家。
何故。
未到尽惊山崄峻。
曾来方识路高低。
陆亘大夫南泉云。
弟子家中一片石
有时坐。
有时卧。
于今镌作佛得否。
曰。
得。
陆云
莫不得否。
曰。
不得。
岩云。
坐则佛。
不坐非佛。
洞山
不坐即佛。
坐则非佛。
拈曰。
陆亘大夫向这石头上坐卧不安。
仔细检点将来。
皆是自不守分。
不是南泉
争得风光遍界。
恁么便恁么。
不恁么便不恁么。
若不具眼。
总是泥里洗土块。
云岩證据。
洞山交互。
方见打鼓弄琵琶。
相逢两会家。
行实
江西南昌府钟陵人也。
父江台。
母徐氏。
幼随父商。
年将二十。
荆门
闻无说能和尚有道之士
拜为
剃落。
教看一归何处。
后得昱首座苦口提𢹂。
昼夜逼拶。
不许说话。
不许眨眼。
一日听廊下有人说话。
昱便打。
曰又不瞌睡。
如何也打。
你不瞌睡。
听那里。
又二僧裁裙。
度量不已。
我不觉眼看。
昱兄又打
你眼也不曾停住。
话头岂能著实。
我因此惊觉。
平日只说有念便罢。
那晓得如此用心。
自此其目如睹。
其耳如听。
字字明白。
句句历然。
后因看古语。
沈吟是阿谁。
举处是何人。
只管疑是谁。
昼夜如一。
忽不见山河大地及与自身。
后患痢疾甚重。
山东东晖示我大慧杲患背疽因缘。
我即豁然。
又见宝峰。
()乃得印證。
袾宏曰。
不枉为人不枉为僧数语。
直是警策百倍。
读之。
踊跃欢喜。
增长志气。
天奇瑞公
南昌钟陵人也。
父江堂。
母徐氏。
师随父经商颖州
年将二十。
忽发心。
荆门州
从无说能和尚出家。
令看万法归一。
后于佛炤处。
遇道翼首座
苦口提携。
昼夜逼拶。
一日。
偶听廊下人相语。
翼便打。
师曰。
吾不曾瞌睡。
翼曰。
你不曾瞌睡。
耳听那里。
又二僧裁裙量度。
师才经眼看。
翼便打云。
你那眼也。
不得停住话头。
焉得著实。
自是功夫益切。
五年不得棉花上身。
二年无里衣。
冬夏一领破衲。
蓝缕不堪。
历从诸禅老决择。
东晖公
示大慧患疽因缘。
次于中竺楚山雪峰处。
各有悟人。
最后至南京高峰寺
见宝峰瑄和尚
方始瞥地。
遂留过冬。
未几告辞。
峰授以法衣毛拂。
偈曰。
济山棒喝如轻触。
杀活从兹手眼亲。
圣解凡情俱坐断。
昙花犹放一枝新。
师出世开堂。
得人为多。
有语录。
曰焭绝集。
行世。
焭绝集。
开示等语。
警切痛快。
不失本色钳搥。
颂古则末矣。
至联芳机缘。
一人之名缀以一偈。
师下一问。
人致一答。
动成卷帙。
高处不出青州万松格套。
下者。
已入义学常情自觉无谓。
师初行脚时。
路逢一僧。
谓师贪作偈颂。
彼一时也。
入篮是菜。
讵可兼收。
编集者失眼。
致掩全璧之光。
惜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隐峰中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邓建州邵武县(今福建邵武)人。
生卒年不详。
宗僧侣,约生活于中唐
尝谒马祖道一、石头希迁,与南泉普愿论道,终为马祖法嗣。
后至五台山金刚窟前示灭。
祖堂集》卷一五、《宋高僧》卷二一、《景德传灯录》卷八均有传。
诸书录存其诗偈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邓
建之邵武人
姿性若狂。
騃而刚毅。
有执不可或挠。
既纳具。
初见马祖未有所得。
再往石头亦不契。
终嗣马祖
则其所得可知矣。
在石头时。
问云。
如何得合道去。
头云。
我亦不合道。
云。
毕竟如何。
头云。
汝不合道来。
得多少时耶。
无语。
一日石头刬草次。
叉手傍立。
头掷刬子。
前。
刬一株草。
云。
和尚只刬得者个。
不刬得那个。
头提起刬子。
接得乃作刬势。
头云。
汝只刬得那个。
不刬得者个。
云。
者里是甚么所在。
说者个那个。
一日推土车次。
祖展足坐路上。
云。
请师收足。
祖云。
已展不缩。
云。
已进不退。
乃推车过。
祖归法堂。
手执斧子云
适来碾损老僧脚底出来。
便出于祖前引颈。
祖乃置斧子。
南泉
与众僧参次。
泉指净瓶云。
铜瓶是境。
不得动著境。
老僧
将瓶中水来。
便拈净瓶于泉面前泻水云。
何曾动著。
泉便休。
沩山
上座头。
解放衣钵。
沩山闻到。
先具威仪。
下堂看师叔
见山来。
便作睡势。
山归方丈。
发去。
少间山问侍者
师叔在否。
者云已去也。
山云。
去时有什么言语。
者云无言语。
山云莫道无语。
其声如雷。
元和中五台
道出淮西
吴元济方以蔡城。
抗王师。
久相持未决胜负。
云我知所以息其暴厉者。
乃掷锡空际。
飞步过之。
两军之士。
皆仰望叹服。
慈让之心。
油然以生。
善恶逆顺之理顿判。
元济之缚。
蔡城之破。
诚不待李愬之谋也。
遍阅灵迹。
乃复倒植于金刚窟中。
以示灭焉。
观其履天戴地。
衣裾裤褶。
无所垂褪。
而肢体不露。
众欲舁举。
则坚莫之动。
后其女弟之为尼者至。
而咄之曰。
兄生慢法律。
死犹惑乱世俗耶。
徐抵之仆。
噫异矣。
遂阇维。
塔舍利其地。
释隐峰
俗姓邓氏
建州邵武人也。
稚岁憨狂不侚父母之命。
出家纳法后往观方。
池阳南泉禅师令取澡罐。
提举相应为愿公所许焉。
终认嗣马禅师耳。
元和中言游五台山
路出淮西
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官军与贼遇交锋未决胜负。
曰。
我去解其杀戮。
乃掷锡空中飞身冉冉随去。
介两军阵过。
战士各观僧飞腾。
不觉抽戈匣刃焉。
既而游遍灵迹。
忽于金刚窟前倒立而死。
亭亭然其直如植。
时议灵穴之前当舁就爇。
屹定如山并力不动。
远近瞻睹惊叹希奇。
有妹为尼。
五台瞋目咄之曰。
老兄畴昔为不循法律。
死且荧惑于人。
时众已知。
妹虽骨肉岂敢携贰。
请从恒度
以手轻攘偾然而仆。
遂荼毗之收舍利入塔。
号邓隐峰
遗一颂云。
独弦琴子为君弹。
松柏长青不怯寒。
金矿相和性自别。
任向君前试取看。
系曰。
僵尸累足于事一同。
立逝坐亡为修三昧。
此者头支厚载履蹈青冥。
逆恒理以难知谅。
是人而不测若斯倒置。
振古一人。
其妹尼之攘也若屈平为女𡡓之骂焉。
如幻之功善权大矣。
或曰。
淮西之役唐书胡弗载隐峰飞锡解阵邪。
通曰。
小说所传或得其实。
是故春秋一经。
五家作传可得同乎。
汉州开化寺释亡名
先因入寺见瑞应交现。
遂誓舍身剋苦为期。
忽于殿中焚香次。
俄睹地屋皆为琉璃色。
有菩萨乘五色云。
下庭中曰。
汝极坚至必当得道。
吾求證汝。
亡名叩头礼拜。
斯须不见。
寺僧至云。
学院内皆变琉璃色。
叹嗟不已。
其僧复勤节行焉。
邓州僧亡名
年且衰朽游行穰邓州间。
日食二雉鸠。
僧俗共非之。
老僧终无避回。
尝馔羞之次有贫士求餐。
分其二足与之食。
食讫老僧盥漱双鸠从口而出。
一则能行。
一则匍匐在地贫士惊怪亦吐其饭其鸠二足复全。
僧实不食此禽。
自尔众人崇重号曰南阳雉鸠和尚也。
有叹之曰。
青城山阇黎饮酒啖肴。
然后吐出鸡羊肉。
皆化作本形。
飞鸣而入坑穴中同也。
释隐峰
俗姓邓氏
建州邵武人也。
稚岁憨狂不徇父母之命。
出家纳法。
元和中言游五台山
路出淮西
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
官军与贼遇交锋未决胜负。
曰。
我去解其杀戮。
乃掷锡空中飞身冉冉随去。
介两军阵过。
战士各观僧飞腾。
不觉抽戈匣刃焉。
既而游遍灵迹。
忽于金刚窟前倒立而死。
亭亭然其直如植。
时议灵穴之前当舁就爇。
屹定如山并力不动。
远近瞻睹惊叹希奇。
有妹为尼。
五台嗔目咄之曰。
老兄畴昔为不循法律。
死且荧惑于人。
时众已知。
妹虽骨肉岂敢携贰。
请从恒度
以手轻攘偾然而倒。
遂茶毗之收舍利入塔。
号邓隐峰
遗一颂云。
独弦琴子为君弹。
松柏长青不怯寒。
金矿相和性自别。
任向君前试取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智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宪宗元和中庐山归宗寺,善谈禅要。
白居易江州司马,素重智常,曾与刺史李渤往访之。
卒谥至真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信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人。
生卒年不详。
初唐时禅僧
幼出家,后师六祖慧能
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存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中唐时禅僧
马祖道一
宪宗元和中庐山归宗禅院,世称归宗和尚赤眼归宗和尚
白居易元和十年(815)江州司马时,曾从之游。
穆宗长庆间江州刺史李渤向之问禅。
卒谥至真禅师
祖堂集》卷一五、《宋高僧》卷一七、《景德传灯录》卷七有传。
祖堂集》存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江西大寂弟子也。
元和中
驻锡庐山之归宗院。
参访之徒群拥。
乐天白公
以司马贬江州
获往来咨决心要。
其钦慕之至见辄坐之南面。
而致拜焉。
李渤虔州
刺史迁。
尤加悦服。
一日问曰。
教中谓须弥纳芥子。
固其理也。
又谓芥子纳须弥。
亦岂理乎。
曰。
言博士读万卷书。
是否。
曰。
忝得此名。
曰。
摩顶放踵。
身不过若干尺尔。
万卷书向何处著。
俛首。
顷之。
因叹赏不能已。
上堂云。
从上古德。
不是无知解。
它高尚之志。
不同流。
今时不能自成自立。
虚度时光。
从前只是依它知解。
发言皆滞。
光不透脱。
只为目前有物。
诸子莫错用心。
无人替你。
亦无汝用心处。
珍重。
僧问如何是玄旨。
曰。
无人能会。
问曰。
向者如何。
曰。
有向即乖。
僧曰。
不向者如何。
曰。
去无汝用心处。
僧曰。
岂无方便。
曰。
观音妙智力。
能救世间苦。
僧曰。
如何是观音妙智力。
敲鼎盖三下云。
还闻否。
僧曰闻。
曰。
我何不闻。
僧无语
打趁。
南泉行脚。
一日煎茶相别次。
南泉问曰。
从前与师兄。
商量此事。
彼此已知。
去后或有人问。
毕竟作么生祗对。
曰。
者一片地。
大好卓庵。
泉曰。
卓庵且置。
毕竟作么生祇对。
乃翻却铫便起。
泉曰。
师兄吃茶了。
普愿未曾吃茶。
曰。
作者个语话。
滴水也消不得。
僧问。
此事如何用心。
曰。
牛皮鞔露柱。
露柱啾啾叫。
凡耳听不闻。
诸圣呵呵笑。
因俗官来。
乃拈起帽带曰。
还会么。
官曰。
不会。
曰。
莫怪老僧头风。
不卸帽子。
入园取菜次。
圆相围菜一株。
谓众曰。
辄不得动著者个。
众不敢动。
少顷来。
见菜犹在。
便以棒打趁众僧曰。
者一队汉。
无一个有智慧底。
刬草次。
有一僧来参。
忽蛇过其前。
当钁断之。
僧曰。
久向归宗。
元来是个觕行沙门
曰。
座主归吃茶去。
目重瞳。
然恐其为己祸福也。
曰熏摩。
以求灭去。
而目为之赤。
世号赤眼归宗
释智常者。
挺拔出伦操履清约。
遍参知识影附南泉
同游大寂之门。
乃见江西之道。
元和中驻锡庐山归宗净院。
其徒响应其法风行。
无何白乐天江州司马
最加钦重。
续以李渤员外元和六年隐嵩少以著作徵起。
杜元颖排之。
出为虔州刺史南康曾未卒岁。
江州刺史
洽闻多识。
百家之书无不该综。
号李万卷矣
到郡喜与白乐天相遇。
因言浔阳庐阜山水之最人物贤哲隐沦。
惠远遗迹。
遂述归宗禅师善谈禅要。
李曰。
朝廷金榜早晚有嗜菜阿师名目。
白曰。
若然则未识食菜阿师欤。
白彊劝游二林。
意同见常耳。
及到归宗李问曰。
教中有言。
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如何芥子纳得须弥。
曰。
言博士学览万卷书籍还是否耶。
李曰。
忝此虚名。
曰。
摩踵至顶只若干尺身万卷书向何处著李俛首无言。
再思称叹。
续有东林寺僧神建。
讲诸经论问触目菩提。
提举
神建不体。
乃发状讼示恶境界。
时李判区分甚闻诣理。
有异相目耀重瞳。
遂将药熏手。
恒磨错不觉目眦红。
号赤眼归宗矣
系曰。
佛理幽邃一言蔽之者。
玄解之言。
逗猛利者药妙疾轻之验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从谂唐 778 — 8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8—897 【介绍】: 唐僧。
青州临淄人,一说曹州郝乡人,俗姓郝
投本州龙兴伽蓝,从师剪落。
寻往嵩山纳戒,师勉之听习,于经律但染指而已。
后居赵州观音院,精心玄悟,受法南泉印可,开物化迷,大行禅道,号赵州法道
卒,谥真际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8—897 俗姓郝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人,一作曹州(今山东定陶)郝乡人。
幼出家。
后至池州,谒南泉普愿而悟禅机。
年80,始住赵州观音院,讲习禅法,从者颇多。
世称赵州和尚
成德节度使王镕甚加礼敬。
其禅语风行天下,时称为赵州门风
享年120岁,卒谥真际大师
祖堂集》卷一八、《宋高僧》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〇有传。
古尊宿语录》卷一三、卷一四收其语录及行状。
诸书存其诗偈17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郝氏。
曹州郝乡人也。
童稚出家于州之扈通寺。
沙弥池阳
南泉愿和尚
时泉方偃息。
曰。
近离什么处。
云瑞像院。
泉云。
还见瑞像么。
云。
不见瑞像。
只见卧如来。
泉云。
汝是有主沙弥
无主沙弥
云。
有主沙弥
泉云。
主在什么处。
进前云。
仲冬严寒。
惟和尚
尊体万福。
泉器之。
许入室。
异日问南泉
如何是道。
泉云。
平常心是道。
云。
还可趣向否。
泉云。
拟向即乖。
云。
不拟如何知是道。
泉云。
道不属知。
不属不知。
知足妄觉。
不知是无记。
若是真达不疑之道。
犹如太虚廓然虚豁。
岂可强是非耶。
于言下悟入。
乃于嵩岳琉璃坛纳戒。
却反南泉
异日问南泉
知有底人。
向什么处休歇。
泉云。
山下作牛去。
云谢指示。
泉云。
昨夜三更月到窗。
作火头。
一日闭却门。
烧烟满屋。
叫云。
救火救火。
时大众俱到。
云。
道得即开门。
南泉于窗隙中。
过钥匙与
即开门。
黄檗
檗便闭却方丈门。
持火炬。
于法堂内叫云。
救火救火。
檗开门擒住云。
道道。
云。
贼过后张弓。
又到保寿。
寿见来即背坐禅床上。
展坐具礼拜。
寿下禅床。
便出。
盐官云看箭。
官云过也。
云中也。
夹山将柱杖入法堂。
夹山云。
作什么。
云探水。
夹云。
一滴也无。
探什么。
倚杖于壁而出。
将游五台
有大德作偈留云。
何处青山不道场。
不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
正眼观来非吉祥。
云。
作么生是正眼。
大德无对。
众请住赵州观音院
示众云。
如明珠在掌。
胡来胡现。
汉来汉现。
老僧把一枝草。
为丈六金身用。
把丈六金身。
为一枝草用。
佛是烦恼。
烦恼是佛。
时有僧问。
未审佛为谁家烦恼。
云。
为一切人烦恼。
僧云。
如何免得。
云。
用免什么。
扫地次。
僧问。
清净伽蓝为什么有尘。
云。
又一点也。
问一座主
讲什么经。
座云。
讲涅槃经。
云。
问一段义得否。
座云得。
以脚踢空吹一吹。
是什么义座云。
经中无此义。
云。
五百力士揭石业。
便道无。
大众晚参。
云。
今夜答话去。
有解问者出来。
时有一僧出礼拜。
云。
比来抛砖引玉。
却引得个墼子。
有僧游五台
问一婆子云
台山路向什么处去。
婆云蓦直去。
僧便去。
婆云。
又恁么去也。
僧举似
云。
待我去勘破者婆子。
明日便去。
台山路如前。
婆答亦如前。
归谓其僧曰。
我与汝勘破者婆子了也。
僧问。
恁么来底人。
师还接否。
云接。
僧云。
不恁么来底人。
师还接否。
云接。
僧云。
恁么来者从师接。
不恁么来者如何接。
云。
止止不须说。
我法妙难思。
有新到僧。
曰。
某甲从长安来。
横担一条柱杖。
不曾拨著一人。
云。
自是大德柱杖短。
僧无对。
有僧写真。
曰。
且道似我不似我。
若似我即打杀老僧
若不似我即烧却㡧子。
上堂云。
才有是非。
纷然失心。
还有答话分也无。
后有僧举似洛浦
浦扣齿。
又举示云居。
居云何必。
僧回举似
云。
南方大有人丧身失命。
僧云。
请和尚举。
才举前语。
僧指旁僧云。
者个师僧。
吃却饭了。
作恁么语话。
休去。
一日真定帅王公。
携诸子入院。
坐而问曰。
大王会么。
王曰不会。
云。
自小持斋身已老。
见人无力下禅床。
明日王公令客将传语。
下禅床接。
侍者问云。
和尚昨日大王来。
不下禅床。
今日军将来。
为什么却下禅床。
云。
非汝所知。
上等人来。
禅床上接。
中等人来。
下禅床接。
下等人来。
山门外接。
临终。
寄拂子与王公曰。
若问何处得来。
但道老僧平生受用不尽者。
乾宁四年十一月二日
右胁而寂。
寿一百二十。
谥真际大师
释从谂
青州临淄人也。
童稚之岁孤介弗群。
越二亲之羁绊。
超然离俗。
乃投本州龙兴伽蓝从师剪落。
寻往嵩山琉璃坛纳戒。
师勉之听习于经律但染指而已。
池阳愿禅师道化翕如。
执心定志钻仰忘疲。
南泉密付授之。
灭迹匿端坦然安乐后于赵郡开物化迷大行禅道。
真定帅王氏阻兵封疆多梗。
朝廷患之。
王氏抗拒过制。
而偏归心于
尝寄麈拂上王氏曰。
王若问何处得此拂子。
答道老僧平生用不尽者物。
凡所举扬天下传之号赵州去道。
语录大行为世所贵也。
南泉
值泉偃息而问曰。
近离甚处。
师曰瑞像。
泉曰还见瑞像么。
师曰。
不见瑞像。
祇见卧如来。
泉便起坐。
深器之。
许其入室。
他日问泉曰。
如何是道。
泉曰。
平常心是。
师曰。
还可趋向也无。
泉曰。
拟向即乖。
道不属知。
不属不知。
若真达不疑之道。
犹如太虚。
廓然荡豁。
师于言下悟理。
遂乃云。
金佛不度炉。
木佛不度火。
泥佛不度水。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
千人万人。
尽是觅佛汉子。
于中觅一个道人无。
若与空王为弟子。
莫教心病最难医。
未有世界。
早有此性。
世界坏时。
此性不怀。
祇是个主人公。
更向外觅作么。
一婆子请转藏经。
师却下床转一匝。
曰转藏经已竟。
婆曰。
比来请转。
全藏。
如何祇为转半藏。
一日师问新到僧。
曾到此间么。
曰曾到。
师曰。
吃茶去。
又问僧。
曰不曾到。
师曰。
吃茶去。
院主问曰。
为甚么曾到。
也云吃茶去。
不曾到。
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
主应诺。
师曰。
吃茶去。
又僧问。
万法归一。
一归何处。
师曰。
老僧青州
做得一领布衫。
重七斤。
僧问。
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师曰无。
曰上至诸佛。
下至蝼蚁。
皆有佛性。
狗子为恁么却无。
师曰。
为伊有业识在。
师曰。
大众被十二时辰。
使老僧使得十二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利踪唐 800 — 8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0—880 【介绍】: 唐僧。
澶州人俗姓周
出家于幽州开元寺,后嗣南泉普愿
初住衢州马蹄山。
文宗开成二年,迁衢州贵溪子湖岩,世称神力子湖和尚
有语录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0—880 俗姓周澶州(今河南内黄)人。
出家于幽州开元寺
后嗣南泉普愿
初住衢州马蹄山。
文宗开成二年(837)衢州贵溪山子湖(一作紫湖)岩,世称神力子湖和尚
祖堂集》卷一八、《景德传灯录》卷一〇有传,《古尊宿语录》卷一二收其语录。
三书存其诗偈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法一北宋 1084 — 1158
全宋诗
释法一一○八四~一一五八),字贯道赐号寻巢俗姓李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
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灵岩通照愿禅师祝发。
后又谒蒋山圆梧禅师疏山草堂禅师
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泉州延福院。
后四迁巨刹。
退长芦,归天台万年观音院
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五。
事见《鸿庆居士》卷三二《长芦长老一公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
今录诗五首。
释法一号雪巢
襄阳郡驸马李遵勖玄孙也。
世居开封祥符县。
母梦一老僧至其家而产。
声洪气伟具大人相。
十七试上庠
从祖仕淮南
欲官之。
不就请去家事长芦慈觉颐禅师
祖弗许。
母曰。
此儿必宿世沙门也。
愿弗夺其志。
未几慈觉殁。
灵岩通照愿禅师祝发。
依十年。
觉心迷闷道无所入。
遂往蒋山谒圆悟
一见器重之。
适悟奉旨住天宁
亦在侍。
不契。
次见草堂于疏山
一言之下忽尔彻其源底。
绍兴七年泉守刘彦修居延福。
四迁巨刹最后住长芦
因慕天台形胜昕夕怀之。
于是乞退居山之古平田观音院
高卧烟霞长啸深翠。
处世而忘世也。
一日忽示微疾书偈曰。
今年七十五。
归作庵中主
珍重观世音。
泥蛇吞石虎
乃入龛趺坐别众而逝。
塔于本山。
法一
字贯道
太师襄阳郡王李公用和之玄孙也。
世居开封祥符
其母见老僧入梦而生。
比成童。
一切嬉弄皆不顾。
十七试太学诸生
被服诗书。
岸然自负。
从其翁仕淮南
欲任以官。
不从。
将弃家事长芦赜公
翁难之。
母曰。
此夙世沙门
勿夺其志。
未几殁。
灵岩通照愿公。
得度登具。
依之十年无所入。
益刻苦奋厉。
圆悟蒋山
以大法炬许之。
悟奉诏住京师天宁。
师侍行。
会靖康之乱。
悟还蜀间关。
走谒草堂清公疏山
一语顿明大法。
绍兴七年
泉守宝文刘子羽
迎住延福院。
丞相张公浚。
福唐
徙住寿山
尚书梁公汝嘉
四明
又挽居雪窦。
于是公卿大夫。
想见风采。
争先邀迎。
惟恐弗及。
天台万年寺
在山谷穷处。
其徒阘茸。
有司奏改为禅。
率选名缁众所信服者。
领袖
师遂又徙万年。
间复一应长芦
而归万年观音院
浃日示微疾。
说偈入龛而逝。
寿七十五也。
师生于戚里。
长于华屋。
而性与道合。
不假师授。
一念幡然。
超尘劳而脐觉岸。
为世大知识。
岂不谓豪杰欤。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法一字雪巢姓李氏襄阳郡驸马李遵勖玄孙也。
世居祥符,母梦一老僧至其家而生。
发声洪亮,质异凡庸。
年十七,试上庠,从祖仕淮南,欲官之,不就。
请去家,事长芦慈觉颐禅师,祖弗许。
母曰:“此儿必宿世沙门也,愿弗夺其志。
”未几,慈觉寂,礼灵岩通照愿禅师祝发,相依十载,觉心迷闷,道无所入。
遂往蒋山谒圆悟,一见器之。
适悟移住天宁,一亦随侍。
次见草堂于疏山,一言之下忽尔彻其源底。
绍兴七年,泉守刘彦修居延福,四迁巨刹,最后住长芦
因慕天台形胜,昕夕怀之,于是乞退居山之古平田观音院,高卧烟霞,长啸深翠。
一日忽示微疾,书偈曰:“今年七十五,归作庵中主
珍重观世音,泥蛇呑石虎
”乃入龛趺坐而逝,塔于古平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良价唐 807 — 8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7—869 【介绍】: 唐僧。
诸暨人
俗姓俞
幼年出家。
宣宗大中末,行禅法于新丰山
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良价”。
倡五位君臣说。
卒谥悟本禅师
有《大乘经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7—869 俗姓俞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
幼年出家,从五泄灵默披剃,21岁受具足戒,历参南泉普愿沩山灵祐,后至湖南醴陵攸县云岩昙晟,受其心印。
宣宗大中末新丰山大行禅法。
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和尚
懿宗咸通十年(869)卒,敕谥悟本禅师
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得其弟子曹山本寂发挥,创立曹洞宗。
宋高僧》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五有传。
良价纂有《大乘经要》1卷。
其语录收入《大正藏》。
良价喜以诗偈阐扬佛理,撰《宝镜三昧歌》、《玄中路》、《新丰吟》、《纲要偈》等。
其语录及《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书中,存其诗偈36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会稽诸暨俞氏子。
稚岁即从师于五泄山
逮二十一年。
方获薙染。
嵩山受具戒。
未几见南泉愿禅师
马祖讳辰
南泉脩斋次。
泉问众云。
未审马大师还来否。
众无对。
出云。
有伴即来。
泉指谓众云。
此后生甚堪雕琢。
云。
和尚莫压良为贱。
沩山问云。
忠国师无情说法话。
闻之久矣。
未究其微。
请和尚今日与良价道。
沩云。
父母所生口。
终不为汝道。
云。
还有与和尚道者否。
沩云。
此去有云岩道人。
汝若见之。
必为汝道。
既到云岩。
便问。
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
岩云。
无情说法。
无情得闻。
云。
和尚闻否。
岩云。
我若闻。
汝即不闻我说法。
云。
若恁么。
良价果不闻和尚说法也。
岩云。
我说法汝尚不闻。
何况无情说法。
述偈云。
也大奇也大奇。
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
眼处声方得知。
遂辞岩。
岩云。
什么处去。
云。
未卜所止。
岩云。
湖南去。
云无。
岩云。
莫归乡去。
云无。
岩云。
早晚来也。
云。
和尚有住处即来。
岩云。
此去难得相见。
云。
难得不相见。
又问。
和尚百年后。
忽有人问还貌得真否。
如何秪对。
岩云。
但向伊道只者是。
良久。
岩云。
阇梨
承当个事。
大须子细。
犹未肯。
后因过水睹影。
乃有偈曰。
切忌从他觅。
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
方得契如如。
他日因供养云岩真。
有僧问云。
先师道只者是。
莫便是否。
云是。
僧云。
意旨如何。
云。
当时几错会先师语。
僧云。
未审先师还知有也无。
云。
若不知有。
争解恁么道。
若知有。
争肯恁么道。
大中末
盛化豫章高安洞山
问僧云。
世间何处最苦。
僧云。
地狱最苦。
云不然。
僧云。
什么最苦。
云。
袈裟下不明大事最苦。
有疾。
僧问云。
还有不病者
云有。
僧云不病者还看和尚否。
云。
老僧看他有分。
僧云。
和尚争得看他。
云。
老僧看时即不见有病。
僧无对。
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
剃发搭僧伽梨。
命鸣钟。
奄然逝。
时弟子众悲号莫能已。
忽开目。
喻众曰。
夫出家之人。
心不依物。
是真脩行。
劳生息死。
于悲何有。
主事僧曰。
营斋。
斋毕吾其逝矣。
于是众情慕恋。
乃持迟其斋。
至于七日
而后告备。
亦随众。
且谓其斋为愚痴斋。
盖以其无般若气分也。
及僧唱随意。
则曰。
临行之际。
大率不可喧动。
此斋所以示戒也。
明日浴讫跏趺而逝。
春秋六十三。
戒腊四十二。
后诏谥悟本
塔号慧觉
释良价
俗姓俞氏
会稽诸暨人也。
少孺从师于五泄山寺。
年至二十一。
方往嵩山具戒焉。
登即游方见南泉禅师
深领玄契。
续造云岩疑滞顿寝。
大中末于斯丰山大行禅法。
后盛化豫章高安洞山
筠州也。
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旦
命剃发披衣令鸣钟奄然而往。
时弟子辈悲号。
忽开目而起曰。
夫出家之人心不依物。
是真修行。
劳生息死于悲何有。
沦丧于情太粗著乎。
主事僧令营斋。
斋毕吾其逝矣。
然众心恋慕从延其日。
至于七辰食具方备。
亦随斋。
谓众曰。
此斋名愚痴也。
盖责其无般若欤及僧唱随意曰。
僧家勿事。
太率临行之际喧动如斯。
至八日浴讫端坐而绝。
春秋六十三。
法腊四十二。
敕谥禅师曰悟本
塔号慧觉矣。
系曰。
其却留累日古亦有之。
之来去自由者。
近世一人而已。
会稽人
幼岁从师。
念般若心经。
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
忽以手扪面。
问师曰。
某甲有眼耳鼻舌等。
何故经言无。
师骇然异之。
指谒南泉
马祖修斋。
泉问众曰。
来日设马祖斋。
未审马祖还来否。
众皆无对。
师出对曰。
待有伴即来。
泉曰。
此子虽后生。
甚堪雕琢。
师曰。
和尚莫压良为贱。
次参沩山
南阳忠国师无情说法话。
沩竖拂子。
曰会么。
师曰不会。
请和尚说。
沩曰。
父母所生。
口终不为子说。
师曰。
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否。
沩指造云岩。
举前无情说法。
甚么人得得岩曰。
无情得闻。
师曰。
和尚闻否。
岩曰。
我若闻汝即。
不闻吾说法也。
师问为甚么不闻。
岩竖起拂子。
曰还闻么。
师曰不闻。
岩曰。
我说法。
汝尚不闻。
况无情说法乎。
师曰。
无情说法。
彰何典教。
岩曰。
岂不见弥陀经云。
水鸟树林悉皆。
念佛念法。
师于此有省。
乃述偈曰也大奇。
也大奇。
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
终难会。
眼处闻时。
方始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道均
道均禅师
南泉愿禅师法嗣。
释道隆
全宋文·卷五八○
道隆僧。
少时师事石门彻禅师,后谒广慧禅师,遂为广慧之嗣。
至和初京师,客景德寺,为仁宗所知,诏馆于大相国寺
此后出入禁庭,谈禅秘殿,礼遇甚厚,赐号应制明悟禅师
后请退居庐山,不许,诏于曹门外护国寺北建精舍以居,号华严禅院
道隆为人宽厚,不矜伐,尝举怀琏自代。
年八十馀卒。
见《禅林僧宝传》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七。
禅师名道隆
不知何许人。
至和初
京师
景德寺
曰纵观都市。
归尝二鼓。
谨门者呵之不悛。
一夕还不得入。
卧门之下 仁宗梦至景德寺门。
见龙蟠地。
惊觉。
中夜遣中使
往视之。
乃一僧熟睡已再鼾。
撼之惊矍。
问名字归奏 上闻名道隆
乃喜曰。
吉徵也。
明日 召至便殿。
问宗旨。
奏对详允。
上大悦。
有旨馆于大相国寺烧朱院。
王公贵人。
争先愿见。
未漱盥。
户外之屦满矣 上以偈句相酬唱。
络绎于道。
或入对留宿禁中。
礼遇特厚。
赐号应制明悟禅师
少时师事石门彻禅。
师尝问曰。
古人云。
但得随处安闲。
自然合他古辙。
虽有此语。
疑心未歇如何。
彻曰。
知有乃可。
随处安闲。
如人在州县住。
或闻或见。
千奇百怪。
他总将作寻常。
不知有而安闲。
如人在村落住。
有少声色。
则惊怪传说。
洞山示众曰。
欲知此事。
如人家养三儿。
以一著州中。
一著村中。
著县中。
其一用家中财物。
其一用外处钱物。
有一人不得家中钱物用。
亦不得外处钱物用。
且道那一个。
合在州中。
那一个合在县中。
那一个合在村中。
有僧便问。
三个莫明轻重否。
曰是。
僧曰。
如何是此人出身处。
曰。
知有却不知有。
是此人出身处。
僧曰。
未审此人。
从今日去也无。
曰亦从今日去。
僧曰。
恁么则属功也。
曰是。
僧曰。
唤作恁么功。
曰。
唤作功就之功。
僧曰。
此人还知有州中人否。
曰。
知有。
始解奉重矣。
僧曰。
恁么则村中人。
全明过也。
曰是。
僧曰。
如何是此人过处。
曰。
不知有。
唤作闲人。
是此人过处。
不见先师道。
今时学道人。
须知有转身处。
始得。
曰。
古人知有。
便能如州里人耶。
亦须因奉重而至耶。
彻曰。
洞山曰。
向时作么生。
奉时作么生。
功时作么生。
共功时作么生。
功功时作么生。
时有僧便问。
如何是向。
曰。
吃饭时作么生。
又问。
如何是奉。
曰。
背时作么生。
又问。
如何是功。
曰。
放下钁头时作么生。
又问。
如何是共功。
曰不得色。
又问。
如何是功功。
曰不共。
此名功勋五位也。
譬如初生鸠儿。
毛羽可怜生。
久久自能高飞远荡。
亲受洞上旨诀。
后谒广慧琏禅师
遂为广慧之嗣。
皇祐二年
僧怀琏至阙。
演法于浚苑化成殿 上召问话。
机锋迅捷。
上悦。
侍卫皆山呼。
即奏疏曰。
臣本凡庸。
混迹市里。
夤缘佛法。
依近天颜。
出入禁廷。
恩渥至厚。
荐更岁籥。
衰病相仍。
未甘退于山林。
坐贪蒙于雨露。
因循至此。
愧负在颜。
恭惟 皇帝陛下。
天纵圣神。
生知妙道。
染为词翰。
如日昭回下饰万物。
而臣蒙许赓和。
似雾领略。
才见一班。
人虽不言。
臣岂无怍。
伏见僧怀琏
比自林薮。
召至京都。
议论得其渊源。
词句持出流辈。
禁林侍问。
秘殿谈禅。
臣所不如。
举以自代。
伏望 圣慈。
许臣于庐山一小刹。
养痾待尽。
不胜犬马恋轩之情。
取进止疏奏不许。
有旨于曹门外。
护国寺北。
建精舍以居。
华严禅院
既得谢事。
喜见言色。
闲居奇衲。
名缁多过从。
有乘侍者
来自大阳。
乘后住福严
问在大阳得力句。
对曰。
明安尝问曰。
有一人遍身红烂。
卧在荆棘林中。
火绕周匝。
若亲近得此人。
禅门大启若。
亲近不得。
佛法无灵验。
时对曰。
六根不具。
七识不全者。
亲近得此人。
明安曰。
令渠出来。
我要相见。
时又答曰。
适来无左右。
祇对和尚
曰。
相随来也。
即礼拜退。
曰。
若果如此。
冷如毛粟。
细如冰雪。
乘曰。
禅师亲见石门
如何却嗣广慧
曰。
我初见广慧
渠方欲剃发。
使我擎子来。
广慧曰。
道者我有橙子诗。
听取。
诗曰。
放下便平稳。
我时便肯伊。
后因叙陈在石门
所悟公案。
广慧曰。
石门所示如百味珍羞。
只是饱人不得。
后来有一炷香。
不欲两头三绪。
为伊烧却。
乘曰。
艺不辜人。
有僧诵琏公诗 上问佛偈曰。
有节非干
三星偃月宫。
一人居日下。
弗与众人同。
曰。
诸佛说心。
为破心相。
作此偈。
虚空钉橛也。
乃曰。
虚空钉铁橛。
平地起骨堆。
莫将闲学解。
著佛阶梯。
又见达观颖禅师
戏作偈曰。
解答诸方语。
能昑五字诗。
二般俱好艺。
只是见钱迟。
曰。
佛法却成戏论。
后生无识。
递相效学。
不可长也。
但曰。
二般虽杂道。
也胜别施为。
有僧曰。
洞山宝公
讥五祖戒禅师行藏。
落人疑似。
其至洞山
乃上堂说偈曰。
嗟见世聱讹。
言清行浊多。
若无阎老子
谁人奈你何。
曰。
尘行不逊。
卖师取名。
不可取也。
曹溪曰。
真实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来说他人短。
自短先在。
暴其师之失。
教谁捡点。
沙门释子。
寂默为要。
华严论曰。
唯寂唯默。
是心造如来之样。
不著不恋。
是路入法界之辙。
洞山
双峰地
已为道取笑也。
为人宽厚。
不矜伐。
真慈普敬行心。
殁时年八十馀。
盛暑七日
手足柔和。
全身建塔于寺之东。
赞曰。
夜卧寺阃之外。
朝登秘殿之上。
揖让人主。
谈出世法。
有补宗教
盖所谓有异能解。
一世奇禅衲也。
殁未五十年。
丛林且不闻其名。
况机缘语句乎。
可为太息。
予少时客华严。
及见其檀越岑氏之子孙。
家藏偈藁。
并被遇之迹甚详。
今追绎十。
才得其一二。
著于此。
以俟知者耳。
婺州僧道隆
云游诸方寓江州能仁寺
所为不常。
但呼为风和尚
绍兴元年行化抵瑞昌投宿天花寺。
夜有男子垂泣言。
弟子不幸在生前广造恶业现堕牛身。
尾生于头上形模丑异。
愿师慈悲为我忏悔令脱此苦。
明日至若山汤氏家。
一门男女悉出作礼。
启告曰。
前日牛产犊甚怪。
尾出头上。
恐于寒家灾。
愿和尚畅此因缘以洗宿咎。
须臾驱牛前来。
掉头摇尾若乞怜状。
咄曰。
汝昔者作业兹日难逃。
虽受此形本性何异。
岂不闻沩山和尚示众言。
中有响句里藏机。
汝若于斯会得。
便见灵光动耀照彻十方佛与众生本同一体。
其或未然当为说偈。
牛受记毕随归寺。
观者以千数。
牛见人俛而不食如羞𧹞态。
除夕忽殂。
梦来谢。
遂领众然炬爇之。
道隆禅师
未详里族。
初参石门彻和尚
问曰。
古者道但得随处安閒
自然合他占辙。
虽有此语。
疑心未歇。
时如何。
门曰。
知有乃可随处安閒
如人在州县住。
或闻。
或见。
千奇百怪。
他总将作寻常。
不知有而安閒
如人在村落住。
有少声色。
则惊怪传说。
师于言下有省。
门尽授其洞上宗旨。
及出世。
乃嗣广慧
或问曰。
禅师亲见石门
如何却嗣广慧
师曰。
我初见广慧
渠方欲剃发。
使我擎凳子来。
因曰。
道者
我有凳子诗。
听取诗曰。
放下便平稳我时便肯伊。
因叙在石门所得。
慧曰。
石门所示。
如百味珍馐。
只是饱人不得。
后来有一炷香。
不欲两头三绪。
为伊烧却。
至和初
游京客景德寺
日纵观都市。
归常二鼓。
一夕不得入。
卧于门下。
仁宗梦至景德寺门。
见龙蟠地。
惊觉。
中夜遣中使视之。
乃一僧熟睡。
已再鼾。
撼之始觉。
问名字归奏。
帝闻道隆
乃喜曰。
吉徵也。
明日召至便殿。
问宗旨。
师奏对详允。
帝大说。
有旨馆于大相国寺烧朱院。
由是道化大振。
尝与大觉琏公
说法化成殿。
机锋迅辩。
帝大悦。
侍卫皆山呼。
或偈颂酬答。
或留宿禁中。
礼遇厚。
赐号应制明悟禅师
师因奏疏。
自代。
帝览表不允。
有旨于曹门外。
建精舍延师。
师额华严禅院
有僧颂琏公诗。
上问佛偈曰。
有节非于
三星偃月宫。
一人居日下。
弗与众人同。
师曰。
诸佛说心。
为破心相。
作此偈。
虚空钉橛也。
乃曰。
虚空钉铁橛。
平地起骨堆。
莫将闲学解。
安著佛阶梯。
又见达观颖禅师
戏作偈曰。
解答诸方语。
能吟五字诗。
二般俱好艺。
只是见钱迟。
师曰。
佛法却成戏论。
后生无识遽相。
效学不可长也。
但曰二般。
虽杂道也胜别施为。
有僧曰。
洞山宝公
讥五祖戒禅师
行藏落人。
疑似其至洞山
乃上堂说偈曰。
嗟见世聱讹。
言清行浊多。
若无阎老子
谁人奈你何。
师曰。
粗行不逊。
卖师取名。
不可取也。
曹溪曰。
真实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来说他人短。
自短先在我。
暴其师之失。
教谁检点。
沙门释子。
寂默为要。
华严论曰。
唯寂唯默。
是心造如来之样。
不著不恋。
是路入法界之辙。
洞山
双峰地
已为道人取笑也。
师为人宽厚不矜伐。
真慈普敬行心。
殁时年八十馀。
盛暑安坐七日
手足柔和。
全身建塔于寺之东。
系曰。
夫寺门鼾睡僧。
入天子梦。
梦其为龙。
不为所恶。
复尊宠之至宿留禁中。
非师道洽天下。
乌能及此。
京师禅法。
由是大弘
并见仁宗识洞高远。
若遇庸君。
师其不为齑粉乎。
予故表而出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黄玉阶清末民国初 1850 — 1918
全台诗
黄玉阶1850~1918),字蓂华别号瀛洲散人彰化县大肚堡五汊港(今台中县梧栖镇)人。
自幼从黄邦习汉学,继从李清机学中医。
光绪元年(1875)初开门户,乞药者甚众,翌年开始执业。
光绪八年(1882)迁居台北大稻埕,行医济世,并倡设「普愿社」,宣讲佛教宗旨,不久迁居台北城内。
光绪十年(1884)清法战争事起,协助巡抚刘铭传募勇抵禦军侵台有功,获颁五品军功衔。
是时淡北一带霍乱蔓延,居民死亡无数,黄氏精配丸散,到各庄诊治,并撰《疗养新方》一卷,阐述防治风土疫疠之
1895年,割台事起,台北地区霍乱复炽,复著《霍乱吊脚痧医书》分送全台,并舍药施救。
明治二十九年(1896),鼠疫(百斯笃)、斑痧症相继发生,黄氏施医济药,再著《疙瘩瘟治法新编》,遍赠全岛藉以防治。
明治三十年(1897)台湾督府颁发汉医师执照,为日治时期台人领有此證照之首例。
除医术卓越外,黄玉阶亦为宗教领袖,任台湾斋教三大派之先天道最高领导人「顶航」,积极整顿教务,创建「至善堂」会所和「普愿社」讲堂,并整合其他佛道宗教团体,戮力于移风易俗、教化社会。
同年受赐绅章,并宣导放足断发,陆续倡立「台北天然足会」、「断发不改装会」等,并皆担任会长。
明治三十二年(1899)起先后担任任大稻埕区长、监狱教诲师、大龙峒区长。
大正五年(1916)获颁蓝绶褒章。
1918年因糖尿病去世,享年六十九。
〖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黄玉阶先生略传」,1911年2月18日,第二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督府1916年4月,页1;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596至597;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页923。
〗黄氏目前可见诗作无多,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之「瀛社诗坛」、「艺苑」、「词林」专栏,另有部分诗作散见于《网溪诗集》、《鸟松阁唱和集》、《寿星集》、《海上唱和集》等,今即据此辑录编校。
(廖振富、张明权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景岑晚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约中晚唐时人,一作岑和尚
南泉普愿法嗣。
湖南长沙,随情说法,世谓长沙和尚
卒谥招贤大师
祖堂集》卷一七、《景德传灯录》卷一〇有传。
以上二书及《宗镜录》存其诗偈2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悟新北宋 1043 — 11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15 【介绍】: 僧。
韶州人俗姓黄
气节盖众,好面折人。
初诣隆兴府黄龙寺宝觉,谈辨得悟。
自号死心悟新禅师
出住云岩,晚迁黄龙,学者云集。
全宋诗
释悟新一○四三~一一一四),俗姓黄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初谒栖贤秀铁,自号死心叟,榜其居曰死心室。
晚迁黄龙。
南岳下十三世,黄龙心禅师法嗣。
徽宗政和四年卒,年七十二(《释氏疑年录》转引《五灯全书》卷三八)。
五灯会元》卷一七、《补禅林僧宝传》有传。
全粤诗·卷二四
释悟新一○四三 — 一一一四),自号死心叟俗姓黄
韶州曲江(今韶关)人。
初谒栖贤秀铁,壮依佛陀德修,祝发进具后,游方至黄龙谒晦堂,初住云岩,次迁翠岩,晚住黄龙
南岳下十三世,黄龙祖心禅师法嗣。
卒于宋徽宗政和四年,年七十二。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补禅林僧宝传》有传。
诗二首。
禅师讳悟新
王氏。
韶州曲江人
魁岸黑面。
如梵僧。
壮依佛陀院落发。
以气节盖众。
好面折人。
初谒栖贤秀铁面
问。
上座甚处人。
对曰。
广南韶州
又问。
曾到云门否。
对曰。
曾到。
又问。
曾到灵树否。
对曰。
曾到。
曰。
如何是灵树枝条。
对曰。
长底自长。
短底自短。
曰。
广南蛮。
莫乱说。
曰。
向北驴。
只恁么。
拂袖而出。
器之。
无留意。
乃之黄龙。
宝觉禅师
谈辩无所抵捂。
宝觉曰。
若之技止此耶。
是固说食耳。
渠能饱人乎。
窘无以进。
从容白曰。
悟新到此。
弓折箭尽。
愿和尚慈悲。
指个安乐处。
宝觉曰。
一尘飞而翳天。
一芥堕而覆地。
安乐处。
政忌上座许多骨董。
直须死却无量劫来偷心。
乃可耳。
趋出。
一日默坐下板。
知事捶行者。
闻杖声。
大悟
奋起忘纳其屦。
趋方丈见宝觉
自誉曰。
天下人总是学得底。
某甲是悟得底。
宝觉笑曰。
选佛得甲科。
何可当也。
自是号为死心叟
其居曰死心室。
盖识悟也。
久之去游湘西
是时哲禅师
领岳麓。
往造焉。
问。
是凡是圣。
对曰。
非凡非圣。
曰。
是什么。
对曰。
高著眼。
曰。
恁么。
南山起云。
北山下雨。
对曰。
且道是凡是圣。
曰。
争奈头上漫漫。
脚下漫漫。
仰屋作嘘声。
曰。
气急杀人。
对曰。
恰是。
拂袖便出。
法昌遇禅师
问。
近离甚处。
对曰。
某甲自黄龙来。
云。
见心禅师么。
对曰。
见。
曰什么处见。
对曰。
吃粥吃饭处见。
插火箸于炉中云。
这个又作么生。
拽脱火箸。
便行。
初住云岩
已而迁翠岩。
翠岩旧有淫祠。
乡人禳禬。
酒胾汪濊无虚日。
知事毁之。
知事辞以不敢掇祸。
怒曰。
使能作祸。
吾自当之。
乃躬自毁拆。
俄有巨蟒盘卧内。
引首作吞噬之状。
叱之而遁。
安寝无他。
未几再领云岩。
建经藏。
太史黄公庭坚为作记。
有以其亲墓志。
镵于碑阴者。
恚骂曰。
陵侮不避祸若是。
语未卒。
电光翻屋。
雷击自户入。
折其碑阴中分之。
视之已成灰烬。
而藏记安然无损。
晚迁住黄龙
学其云委。
属疾退居晦堂
夜参竖起拂子云
看看拂子病。
死心病。
拂子安。
死心安。
拂子穿却死心。
死心穿却拂子。
正当恁么时。
唤作拂子。
又是死心。
唤作死心。
又是拂子。
毕竟唤作什么。
良久云。
莫把是非来辩我。
浮生穿銮不相干。
有乞末后句者。
与偈云。
末后一句子。
直须心路绝。
六根门既空。
万法无生灭。
于此彻其源。
不须求解脱。
生平爱骂人。
只为长快活。
政和五年十二月十三日晚
小参说偈。
十五日
泊然坐逝。
讣闻诸方。
衲子为之呜咽流涕。
荼毗得舍利五色。
阅世七十二。
坐四十五
塔于晦堂之后。
赞曰。
馀阅死心悟门。
政所谓渴驴奔泉。
怒猊抉石者也。
当其凡圣情尽。
佛祖在所诋诃。
况馀子乎。
山谷谓。
其雍雍肃肃。
观者拱手。
此老盖亦惮之矣。
释悟新
姓王氏
韶州曲江人也。
魁岸黑面如梵僧状。
佛陀院落发。
以气节盖众好面折人。
初住云岩
已而迁翠岩。
旧有淫祠。
乡人禳禬酒胾汪秽无虚日。
知事毁之。
知事辞以不敢掇祸。
怒曰。
使能作祸吾自当之。
乃躬自毁折。
俄有巨蟒蟠卧内。
引首作吞噬之状。
叱之而遁。
安寝无他。
未几再领云岩。
建经藏。
太史黄公庭坚为作记。
有以其亲墓志镵于碑阴者。
恚怒曰。
陵侮不避祸若是。
语未卒灵光翻屋雷击自户入析其碑阴中分之。
视之已成灰烬。
而藏记安然无损。
晚还住黄龙
学者云委。
属疾退居晦堂
政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泊然而逝。
讣闻诸方衲子为之呜咽流涕。
茶毗得舍利五色。
阅世七十二。
坐四十五
塔于晦堂之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怀空唐 705 — 787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河阳商氏子。
家殖资产。
父母兄弟无怨。
固求脱去。
于是依乡里之大都山广福院。
师事大明禅师出家。
既登具。
大明即使往见秀禅师京师
发明己事。
未几游安六之定安山
偶遇一老叟。
谓曰。
愿师留此。
庶几我等获沾利益。
因结庵而止。
一日村民逐虎。
喜曰。
此间虎暴不安。
师其可以法力弭之否。
曰虎暴何如人暴。
人不暴虎。
则虎不暴人。
此理之常也。
诸君自今宜回心向善。
悉弃猎具。
而陈置道场。
则虎暴可弭。
民从其教。
是夕一虎于庵前瞑目而伏。
咄曰。
汝以宿昔嗔噬。
而受此报。
今又不已。
当入地狱。
语毕虎竟去。
明日赴道场家斋归。
虎复引七子踞庵前。
投以斋馀饼饵物。
为之说戒忏悔。
自是虎暴息矣。
州牧张辽
府吏慕容兴。
诣山迎
入城府供养。
以疾辞不起。
仍即山构伽蓝。
以处
贞元三年卒。
寿八十三。
是年三月十六日
火葬。
收舍利起塔。
释怀空
俗姓商氏
河阳人也。
膏粱之子幼且矜庄。
乃辞所亲。
就本州大都山广福院出家。
大明禅师默识之器局不常。
教诵群经。
纳法之后观方京都。
属北秀禅师阐化。
造而决疑。
后往安陆定安山。
倏遇一叟。
镇压此川我沾大利。
乃结茅而止。
前叟即土地神耳。
寻因村民逐虎入山。
见空欢喜。
而白之曰。
此中多虎暴村落不安。
愿和尚示以息灾之法。
曰。
虎亦众生也。
若屠害于彼彼必来报。
迭相偿报。
何时断期乎。
老僧为诸君计者善可禳去。
乡人曰。
愚下无知唯教所在。
曰。
汝归舍同心陈置道场施设大会。
预法筵。
至日之夕矣。
有一虎于庵前瞑目伏地。
曰。
咄哉恶类。
一报未灭。
更增宿殃。
噬人伦也。
天不见诛。
死当堕狱。
吾悯汝哉。
虎被责已。
忽迟回而逝。
明日斋散上山。
其虎在庵前领其七子。
将斋馀掷之。
各食讫为其忏悔。
七虎相次俱亡。
百姓胥悦。
且曰。
从师居此俗无疵疠。
仍年谷熟致拜而退。
张辽大夫
府吏慕容兴。
往请入州。
谢病不起。
部领工匠为建禅宫毕。
示疾而终。
享年八十三。
贞元三年三月十六日火葬收舍利入塔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惟忠唐 705 — 782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成都之童氏。
幼事大光山愿禅师出家。
既而游嵩岳
神会禅师
而决择焉。
乃复观览圣迹。
于江之左。
有山僻邃。
妍秀可爱。
遂营茅舍。
而安禅其间。
盖其地旧多龙蛇。
瘴烟疠雾。
白昼冥晦。
樵牧者。
往往犯之立死。
虽有国医
无所施其技。
自忠之来。
近远宁谧。
闻空中声云。
法师力。
今得解脱矣。
建中三年入灭。
寿七十八。
释惟忠
姓童氏
成都府人也。
幼从业于大光山道愿禅师
神骥伏枥虽止也。
发蹄则超忽千里焉。
嵩岳神会禅师折疑沈默。
处于大方观览圣迹。
黄龙山郁翠而奇异。
乃营茅舍。
其穷溪极谷而多毒龙。
喷气濛濛山民犯者多如中瘴焉。
医工寡效。
初不知。
独居禅寂涧饮木食。
其怪物皆卷而怀矣。
山民无害。
或闻空中声云。
得师居此民之多幸。
令我解脱也。
乡人因号是山为伏龙
弭伏鳞虫之长。
故此名焉。
建中三年入灭。
报龄七十八。
其年九月迁塔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师体南宋 1108 — 1179
全宋诗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
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师首座
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
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
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
有《语录》一卷传世。
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
 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师体
号或庵
台州罗氏子。
初参此庵元布衲
天台护国。
因举庞马选佛颂。
至第三句。
此庵喝之。
大悟
遂匿迹深山中。
丞相钱象先
慕其为人。
致以天封。
出世。
师摇手曰。
我不解悬羊头卖狗肉也。
即宵遁去。
乾道初
瞎堂国清
因见师圆通像赞。
惊喜曰。
不谓此庵有此儿。
遍索之。
得之江心于稠人中。
请为第一座。
瞎堂虎丘
师访焉。
平江道俗。
请住觉报。
觉报旧名老寿庵。
师曰。
先师嘱我。
他日逢老寿止。
今若合符契。
遂欣然应命入院。
小参曰。
道常然而不渝。
事有弊而必变。
江西南岳诸祖。
各稽古为训。
考其当否。
持以中道。
务合人心。
以悟为则。
所以素风泠然。
逮今未泯。
若约僧门下。
言前荐得。
屈我宗风。
句下分明。
沉埋佛祖。
然虽如是。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繇是。
缁素喜所未闻。
归者如市。
淳熙六年
焦山
将化示微恙。
手书附砚一只。
郡守侍郎曾。
逮至中夜说偈。
毕脱去。
年七十二也。
曾公以偈悼之曰。
翩翩只履逐西风。
一物浑无布袋中。
留下陶泓将底用。
老夫无笔制虚空。
曾亦知言者矣。
法以身为教。
不专于言。
曰。
林保子。
于道德。
又曰。
得一身之荣。
不如得一世之名。
得一世之名。
不如得一贤子。
使后学有师。
丛林有主。
呜呼。
天下之至私者。
无如此身。
远得一步身。
近得一步道。
故师二保三得之说。
诚绝世名言。
愿终身诵之。
不敢忘也。
或庵禅师
名师体
台州罗氏子也。
师事此庵
兄事简堂。
简堂既得契證。
因密言于此庵曰。
体公他日十倍于某。
愿和尚怜之。
此庵默然。
自是护国诸役。
皆遣任之。
勇于谋道。
虽百冗终岁。
未见喜愠之色。
忽彻旨于此庵一喝之下。
乃投颂曰。
商量极处见题目。
途路穷边入试场。
拈起毫端风雨快。
者回不作探花郎。
此庵密书片纸而付曰。
老寿开花。
隹火结子。
乃匿迹天台
居无定所。
崖穴之士。
率得法利。
丞相钱公象先
遂以天封招提。
应世。
宵遁去。
钱公深为太息。
乾道初
远公瞎堂国清
因见题圆通像赞曰。
不依本分。
恼乱众生。
瞻之仰之。
有眼如盲。
长安风月贯今昔。
那个男儿模壁行。
惊喜曰。
不谓此庵有此儿耶。
遍索之。
得于江心寺
固于稠人中。
请充第一座。
僧问曰。
一种没弦琴
久居在旷野。
不是不会弹。
未遇知音者。
知音既遇。
未审如何品弄。
曰。
钟作钟鸣。
鼓作鼓响。
丛林杂然称善。
瞎堂虎丘
就省。
道俗闻高风。
力以觉报兰若延之。
觉报旧名老寿庵。
忻然来就。
以为此地符先师所谶。
初住老寿。
衲子难搆。
瞎堂尝谓曰。
人之才器。
自有大小。
诚不可强。
故楮小者不可怀大。
绠短者不可汲深。
鸱鸺夜撮虱。
察秋毫。
昼出瞋目。
不见丘山。
盖分定也。
于是别展机宜。
以归来学。
室中常摩捋苕帚柄。
问学者曰。
依稀苕帚柄。
彷佛赤斑蛇。
学者拟议。
辄舞苕帚柄驱之。
老衲请其旨。
曰。
棒下无生忍。
临机不见爷。
僧传至虎丘瞎堂曰。
者个山蛮杜拗子。
放拍盲禅。
治你那一队野狐精。
闻说偈曰。
山蛮杜拗得能憎。
领众匡徒似不曾。
越格倒拈苕帚柄。
拍盲禅治野狐僧。
瞎堂知之大笑而已。
晚移焦山
上堂举临济四喝话。
乃召众曰。
者个公案。
天下老宿。
拈掇甚多。
第恐皆未尽善。
焦山不免四棱著地。
与诸人分明注解。
如何是金刚王宝剑咄。
如何是踞地狮子咄。
如何是探竿影草咄。
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咄。
若也未会。
拄杖子与焦山吐露看。
卓一下曰。
笑里有刀。
又卓一下曰。
毒蛇无眼。
又卓一下曰。
忍俊不禁。
又卓一下曰。
出门是路。
更有一机举话。
长老也理会不得。
又曰。
道生一
无角铁牛眠少室。
一生二。
祖父开田说大义。
二生三。
梁间紫燕语呢喃。
三生万物。
男儿活计离窠窟。
多处添少处减。
大虫怕吃生人胆。
有若无。
实若虚。
争掩骊龙明月珠。
是则是。
祇如焦山坐断诸方舌头一句。
作么生
肚无偏癖病。
不怕冷油齑。
拍禅床下座。
又云水率以十智同真。
浩浩商量。
曰。
朝暮三四。
岂良狙哉。
乃大书于僧堂曰。
阳春白雪非难和。
藻鉴水壶岂足观。
一把柳丝收不得。
和烟搭在玉阑干。
居士
爱问诸禅曰。
夫妇相打。
通儿子作證。
且道證父即是證母即是。
江湖对者。
不满其意。
寄以语曰。
小出大遇。
居士从此不问话。
淳熙己亥八月示疾。
召众言别曰。
先师结子之谶。
今其时矣。
众涕哀不已。
挥其手。
复弹指曰。
铁树开花。
雄鸡生卵。
七十二年。
摇篮绳断。
遂趋寂。
先一日。
手书并砚寄别侍郎曾公。
逮曾公奔至。
以偈恸曰。
翩翩只履逐西风。
一物浑无布袋中。
留下陶泓将底用。
老夫无笔判虚空。
赞曰。
千峰合岳。
岳影自崇。
万籁灵秋。
秋光自迥。
盖理之必然也。
瞎堂或庵于寂寞穷海之心。
岂閒相识哉。
或庵一出。
天下英灵霍然左袒。
揆厥所繇。
聱头之禅峻矣。
乃其后叶与瞎堂远公齐鸣。
岂非汉家子弟尽隆准乎。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师体字或庵
姓罗氏,台人也。
赋性醇朴,不随尘俗。
初在天台丞相钱公象先请主天封,师体即宵遁去。
宋乾道中,访瞎堂远于虎邱,吴人请主报觉,师体欣然从之。
曰:“先师教我逢老寿止,今信矣。
”盖报觉,旧名老寿庵也。
既悟夙因,聿修净德,芳声速鬯,契结时贤。
侍郎曾公相就问道,及曾公守润请主焦山,飞锡戾止,缁侣翕然。
淳熙六年己亥八月四日示微疾,手书并砚,一别曾公,逮中夜书偈辞众,掷笔而寂,年七十有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